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魔域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1-10-09
http://flowingice.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9/01 | 改正影响人品的十个坏习惯
类别(INTERESTING)
|
评论
(3)
|
阅读(638)
|
发表于 10:46
心不在焉、马马虎虎
你不把工作当回事,也就没有领导把你当回事。
心不在焉、马马虎虎是职场最让人讨厌的劣迹之一,许多人就是因为此种原因导致失业。
这种人若去建造房屋,凭着他那半生不熟的技术,恐怕在砖块和木料拼凑成的建筑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掉了。若让他们去当医生,他们只会草菅人命,视生命如儿戏。
工作的疏忽,随时都在发生。由于疏忽、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在人类历史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要这种员工还存在一天,这些惨剧就无法避免。尽管从表面看来,这些人也时常会装出一副很敬业的样子,但结果总无法令人满意。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了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或者奇迹出现,否则没有人能一丝不苟把事情办好。
某公司的女经理,精明能干,手下一班干将自是精明能干、智勇双全。可是不久前,他的一名助手调离到别处,接任的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做事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一些资料总是不加整理便递交上去,办公桌上的文件乱七八糟的,为此女经理批评了她许多次。她仍我行我素,一切如故,最后被炒了鱿鱼。
这些人也许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马马虎虎、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随着学业的结束,他们又把这些恶习带入社会,一旦这种人成为领导,其恶习也必定会传染给下属。如果他们是作家,文章必定漏洞百出;如果他们是一个管理者,部门工作必定一塌糊涂。
芝加哥因工作马虎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有100万美元。该城市的一位商人说,他必须派遣大量的稽查员,去各分公司检查,尽可能地制止各种马虎行为。
在许多员工眼里,有些事情简直是微不足道,不值得劳他们的大驾去做,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很可能就会影响他们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他们的晋升,最终使自己成为失业者。
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如果你认为没有你就不行,那么没有你就会更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总是自作聪明,喜欢夸夸其谈;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
他们丧失了天性与个人特质,而且无可救药,他们虽然总是故弄玄虚,表现出凡事高人一头的架势,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比别人更高明。
父亲与儿子在安静的林间漫步,走到一个拐弯处父亲忽然停下来望着儿子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儿子仔细听了听,然后回答说:“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
“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父亲又问。
儿子又听了听,笑着说:“还有马车的声音。”
“是的,是一辆马车,而且是一辆空马车。”
儿子奇怪地问:“你没有看见马车,是怎么知道那是一辆空马车的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马车是不是空的。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儿子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明白。
父亲又接着说:“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样,他们肚子里没有多少知识和涵养,可他们却总是口若悬河,一心想显示自己很有水平。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贬低别人,其实这样的人最无知,腹内空空。”
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的人都是最无知的人。就像那辆马车,腹内空空,却虚张声势,以虚张声势来吓唬人,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它其实不过是只纸老虎。有那么一些人,经常是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愿意去进行实践。还有的人,自认为很有才学,但是不愿意对新的东西亲手去尝试,而且对那些积极尝试的人,还要摆出一副权威式的模样来发表“高见”,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是在拖别人的后腿。
19世纪,一些有胆识的人开始探索,以实现在天空中飞翔的宿愿。但是一些权威人士纷纷出来阻挠。甚至连最早用三角方法来测量月亮与地球距离的法国天文学家勒让德都断言:“制造比空气重的装置去飞行是不可能的。”
稍后,法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再后来,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克茨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论证:机械装置要上天完全是妄想。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航空史上的英雄。他们于1903年驾驶飞机飞上了蓝天。飞行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去欧洲旅行。在法国一次盛大的欢迎酒会上,主人再三要求莱特兄弟演讲。
经再三推让,大哥威尔伯站起来演讲,只有一句话:“据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是鹦鹉,但鹦鹉是飞不高的。”
眼高手低,或者幻想一口吃成胖子的人,都有做事拖延的恶习。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心理阻碍,是一想到要干什么,就不由自主地发牢骚:“怎么这么难!”“又要干这种没意思的事了!”等等。
骄傲自大可以毁掉任何人、任何事。他们喜欢四处攀比,只有在比别人强的时候才感到满足。他们总觉得自己永远正确,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至少要比别人懂得多。
没有人能够无所不知,你的自大、听不进不同意见,会让同事们远离你。这样你就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关键的信息和最好的想法。如果你只能得到无关紧要的信息以及平庸无奇的想法,你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什么都会的人,其实什么都不会。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在大自然中,每一个物种都在发展和调整自己的特征以求适应环境,获得生存空间。生命的演化如此,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社会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
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多才多艺往往使许多人失去成功的机会。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有机会发展,现如今已一文不值了。”
企图掌握好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
你必须不停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的训练,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你的同事知道得更多。如果你无法比他人做得更好,就别想超越他人,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这种核心能力的取得,需要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几乎都在几个行业中挣扎过,然而,如果他们能集中精力在一个方向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功。
有一位机械师,他尝试着发明一种新型的发动机,但是经受多次挫折后,他丧失了耐心,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他放弃了努力。他将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许多“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恰恰因为缺乏最后跨入成功门槛的勇气而功败垂成,这是他们为浅尝辄止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心存抱怨、牢骚满腹
不要总问公司为你做了什么,要问问自己为公司做了什么。
许多人总是认为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总是生不逢时,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提拔。于是经常私下抱怨、牢骚满腹,一副怀才不遇的模样。
但是,不管现实怎样,努力才是首要的,否则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
有一条老猎狗,掉进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
主人看它已经老了,也懒得去救它了,让它在那里自生自灭。
这条猎狗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每天还不断地埋怨自己为主人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而且,每天都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
猎狗很生气,天天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它,老天就算死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它旁边。
可是有一天,它决定改变它的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出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
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因此,不要抱怨你的单位不好,不要抱怨你的上司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也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要知道,成功不会在一夜降临。如果你还没有获得提升,不要抱怨怀才不遇,或急于跳槽。要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实际上,许多抱怨并非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源于自己的思想。比如说,能力不被重视是许多上班族遇到的烦心事,他们总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担当大任,却只能处在公司的最底层,干些无所谓的工作。越是这么想,对工作就越提不起精神。
再比如,当公司为你指派了一项工作,并设定了你自认为是不合理的期限要求时,通常你会感到紧张,进而去向他人不断地抱怨或是诉苦。因为,你认为要在这个期限内完成,自己将要花去更多的时间和心血,而且还不一定有成果。结果,当公司要求你在两个小时内起草一份报告,你牢骚满腹的抱怨就足足花了一个小时,在怒气平息后才意识到接下来期限更短的工作就更难完成了。
你发泄着不满,却很难确定能解决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的抱怨不仅会使你越来越累,还会把别人说得疲惫不堪。
长期的抱怨导致了员工对企业不忠诚的加强,也使他们陷在一种无法自拔的低迷情绪中。因为抱怨,很多员工抵不住更多机会的诱惑,或者不能承受企业暂时的困境,所以消极对抗或者另谋出路。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抱怨于事无补,并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些喜欢终日抱怨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也没有办法能改变这种恶习,也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李某是北京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能说会道,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凡响。他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两年了,虽然业绩很好,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
李某心里有些不舒畅,常常感叹老板没有眼力。
一日,和同事喝酒时李某发起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来,努力认真,试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为公司建立了那么多的客户,业绩也很不错。虽然兢兢业业,成就人所共知,但是却没人重视、无人欣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本来老板准备提升李某为业务部经理。得知李某之言,心里着实有些不是滋味,后来放弃了提升他。
李某之所以得不到老板的提升,就在于他不了解老板的心理,而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抱怨没有识才的“伯乐”。
试想,作为一个老板,谁愿被人认为是不识人才的无能之辈呀?李某这样说不等于是在贬低老板没有能力吗?
因此,不要轻易抱怨。如果你也如此,还是赶快停止你的抱怨吧,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事实上,你所埋怨的那些东西,并不是导致你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至多也只是原因之一而已。
你之所以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在行为上真正改变过来,从思想根源上认清问题,才能改变你所面临的困境。你的抱怨行为的本身,正说明你倒霉的处境是咎由自取——抱怨正是导致你身处艰难的罪魁祸首。
现在,我们来审视、思考一下自己吧,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的自我形象是否令人满意?
你是否对自己感到坚定自信?
你觉得自己是否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你平常的工作水平是否非常突出?
你和老板、同事关系是否良好和谐?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的确是一个好员工。继续努力吧,老板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的。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这些要求,那么你更要好好努力了。
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积极进取、没有抱怨、乐于助人、能适时给予他人鼓励和赞美的人。身居高位之人,往往会鼓励他人像自己一样快乐和热情。但是,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如果我们在公司不停地抱怨,也影响公司的凝聚力。与其抱怨对公司和老板的不满,不如努力地欣赏彼此之间的可取之处,这样一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处境大有改善。
如果你并不是很优秀,就别抱怨老板不给你机会。那些喜欢大声抱怨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失败找借口。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制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你很有才华,很有学识,但是如果你的抱怨被老板知道了,你的老板心中必定会对你有不好的印象。知道了你对他的不满情绪以后,他更不会信任和重用你了。
正确的做法是,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步骤,使老板发现你、重视你,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时候,你可能会碰见一些不如意的事,而这可能都是因为你有一个不如意的老板。他有可能会对你百般挑剔,但无论他怎么对你,作为一个明智的员工,最好不要心存抱怨。
不要抱怨你的老板,也不要埋怨现在的工作或者过去的工作很枯燥。常常抱怨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没有必要心存抱怨,吹毛求疵和抱怨于事无补,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处境。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拥有一份好心情,你就要杜绝你那满腹牢骚的行为,在平时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去化解抱怨。当接到棘手的工作,或你的工作被设定了紧急的最后期限时,应深吸一口气就立刻去工作。这样情况就不同了,你避免了花在抱怨上的时间浪费,又避免了消极抱怨影响你的工作心态,那么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或者,你把这艰难的工作看做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测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即使是没能按时完成工作,只要你尽力了,也是成功的。
其实,反过来想想,当你为你的老板工作时,往往会认为老板太苛刻;而有朝一日自己成为老板时,你就会发现是员工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心胸和机会往往成正比。
职场上,有些人总是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界线划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架势。只知道获取一分报酬只付出一分的努力。
这种自私自利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它不仅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你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不要因此气馁,一如既往地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
有些人通常会想:“公司和老板为我做了些什么?”而那些富有远见的人则会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
有些人总是以一种消极被动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上班工作时懒懒散散,下班回家也无所事事。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追求,而是一遭遇困境就半途而废,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精神支柱。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全力以赴,不计较眼前的一点利益,不偷懒混日子,即使现在他的薪水十分微薄,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收获。注重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现在的有些员工过分短视,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个人如果钻到钱眼里去,如果总是算计着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如果总是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红包里,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浪费时间、凡事拖延
时间抓起来是金子,浪费、拖延只会让你收获懊悔和眼泪。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种不良的习惯——拖延时间,这种现象我们几乎不时遇见,以至于看见或者发生时都不以为然了。然而,拖延时间却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恶习。鲁迅先生说过:“耽误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由此可见,自我拖延时间则无异于慢性自杀。那么你呢?是否经常拖延时间?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说:“是的。”不过,你也许已经讨厌自己的这种不良习惯,并希望在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你总是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于切实的行动,有时你甚至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的确应该做这件事了,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有人将拖延时间的行为生动地比喻为“追赶昨天的艺术”,这里,我们可以在后面再加半句——“逃避今天的法宝”,这就是拖延时间的作用。有些事情的确是你想做的,绝非别人要你做,然而,尽管你想做,却总是一拖再拖。你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某个时候去做。这样,你便可以避免马上采取行动,同时安慰自己说,你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这种巧妙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我知道自己必须做这件事,可我真怕自己做不好、或者不愿做。所以准备以后再做,这样我也不必说今后不做此事,因而可以心安理得。”每当你必须完成一项艰苦工作时,你都可以求助于这种站不住脚、却看似实用的逻辑。
如果你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说你将做出改变,你的这种声明没有任何意义。你不过是缺乏毅力的人,最后将一事无成。
如果你真想克服这种陋习,那么,就赶紧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吧。
(1)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企业家可以因为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而遭到失败;有时候,由于做妻子的懒得及时地洗碗铺床,也会造成一桩婚姻的瓦解;延误了看病的时间,会给人的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所以,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
(2)为自己规定一个期限。但你不要暗地里规定一个期限,这样很容易被人忽视。要让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并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3)不要避重就轻。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但到头来只会导致问题铢积寸累,难上加难。
(4)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干得也许不那么完美无缺。
(5)让自己把握眼前的五分钟,并努力切实地生活。先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五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迟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
(6)问问自己:“倘若你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积极地去做这件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惧心理,你会懂得维持这种心理毫无道理。
(7)给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时间,如周一晚上10点至10点15分专门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会发现只要在这15分钟内专心致志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许多拖延下来的事情。
(8)要珍爱自己,不要为将要做的事情忧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时间而忧虑,要知道,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在精神上这样折磨自己的。
(9)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设你今生今世还有6个月的时间,你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你最好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相对而言,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30年和6个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毫无道理。
(10)鼓起勇气去干一两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不要再强迫自己“干好”,因为“干”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11)晚上睡觉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劳的感觉。不要以疲劳或疾病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会发现,当疲劳或疾病失去其意义时,也就是说当它们不能成为你推迟工作的理由时,导致拖延的因素会“奇迹般地”消失。
(12)不要再使用“希望”、“但愿”、“或许”等词,因为这些词会促使你拖延时间。每当你发觉自己的话里又出现这几个词时,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话。例如,你应该:
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变“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
将“但愿我心情会好一些”改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将“或许问题不大”改为“我要保证没有问题”。
(13)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到其他人,你应该与这些人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要敢于摆出自己的各种顾虑,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于主观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帮助下,你们可以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久,你就会完全驱散因拖延时间而产生的忧虑。
你要是希望改变客观现状,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实际工作。不要总是因拖延时间而忧心忡忡,并为此而陷入惰性,应该努力消除这一令人讨厌的误区,争取投身于现时生活!做实干家,不做幻想家。
懒惰懈怠,消极被动
如果说懒惰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姐妹的话,消极和懒惰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如果说人类天生就有许多劣根性的话,懒惰应该就是其中最难消除的劣迹之一。
下面这个故事就能印证这一点:
有位富翁到一个贫困地区游玩,当他目睹当地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的情形时禁不住落下泪来:这户人家吃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连一双筷子都没有,都是直接用手抓的。
这位仁慈的富翁无比同情,决心要帮助这户人家摆脱贫困。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这户人家的屋前屋后都长着适合做筷子的竹子。
身处竹林却没有筷子,故事中的这户人家真算得上是懒惰的典型,自然难以得到同情。看来,懒惰和贫穷确实相生相伴。
如果说懒惰和贫穷算得上是一对孪生姐妹的话,消极和懒惰就算得上是一对孪生兄弟。非积极的态度就是消极的态度,而消极必然导致被动局面。
世界上消极的人够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积极的人,更多关注世界的光明面的人,消极的人只会使我们心灰意懒、怨天尤人。
知名语言学者、社会评论家保罗·古德曼做过这样的估计,美国有82%的员工视工作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工作的桎梏。他们就和下面这个《跳火山的人》的故事中的乔一样,需要一记当头棒喝才能够从梦中惊醒。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有部叫做《跳火山的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乔·班克对于工作与生活都充满了无力感。
他每天都拖着沉重的脚步去上班,心情从来没有好过。在各种压力的打击之下,乔认为自己形同嚼蜡般的生活已经无可救药。
愤恨不平、垂头丧气之余,他感叹道:“我简直就是行尸走肉。”
乔被老板炒了鱿鱼之后,巧遇一位古怪的亿万富翁;这个富翁提出一个交换条件,让乔有机会彻底摆脱目前这种了无生趣的生活。
乔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一项,那就是到一座名为“瓦波尼·伍”的小岛上去,纵身跳入一座火山之中。乔立刻接受了这个提议。
在富翁的游艇上,乔结识了他的女儿帕特里夏。自从遇见帕特里夏的父亲之后,乔的生活发生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变化,面对即将拥有的崭新人生,乔不禁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感叹道:“你的生活实在是不可思议——简直无法想像!”
帕特里夏回答说:“我父亲说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在沉睡——你认识的、看到的或是正在交谈的人,其实都在睡梦中度过人生。他说真正清醒的人寥寥可数,这些人总是用充满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半杯水是半空还是半满,是常用来分别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看法差异的简单比喻。消极者看到人家给他半杯水,会抱怨“只剩半杯水”,而积极者则高兴地看到“还有半杯水”。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这或许和他们一向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关。有段犹太民谚是这样的:
如果断了一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积极思想的人对任何事都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挫折,他们也会认为那是自己的成功大树开始生根、发芽的种子。
消极被动的心态,则会扼杀发芽的机会,痛苦的恶性循环就此展开。
兴风作浪、散布谣言
喜欢兴风作浪,散布谣言的人,就像是一只嗡嗡乱叫的屎壳郎,让人生厌。
生活中有一种人,总是喜欢闲言碎语、说东道西,散布谣言,这种人总是让人望而生厌。
作为一名员工,你和同事同在一个屋檐下,搞好关系当然是至关重要的,而要与同事搞好关系,不兴风作浪、散布谣言便是你首先应该做到的。人与人相处,最忌交浅言深。如果你对你的同事还没有很深入的了解,那么还是少说为妙。因为“是非只因多开口”,闲话说的多了,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一个爱说闲话的人交往。下面这个例子便说明了这一点。
某公司有一个女士,论说别人闲话的能力,谁也比不上她。从表面上看,她对你十分热情,可是一转身的功夫,就当着别人的面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她要是看你不顺眼,就想方设法挑出你的毛病,添枝加叶地说出去。不论你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她说得仿佛都和真事一样,不了解你的人,会真的以为你就是她说的那种人。一次,单位里有一女孩处了个对象,条件挺好的,她有些妒忌,于是就到外面说女孩的闲话:“你们不知道吧?我们公司的小李,家庭条件一点都不好,而且她还有肝病,谁要是找了她,那可就麻烦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没几天,公司里上上下下就没有不知道的。这件事女孩的男朋友很快就知道了,她的男朋友找到她,问她是否有这回事。女孩十分生气,问他“你难道真的相信这些谣言吗?我是不会骗你的,如果我真的有肝病,我肯定不会找对象的。”她的男朋友半信半疑的对她说:“如果不是真的,怎么外面很多人都议论你?”男朋友不相信女孩的态度,使女孩十分伤心。男友说:“要不明天咱们到医院去查一查!”女孩对他说:“这纯属是造谣,你不相信算了,咱们分手吧!没什么好说的。”女孩就这样与男友分手了。这个女士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后来这个女士的谣言终于被揭穿了,她受到公司的严重处分。
故事中的女士因为爱说闲话,议论他人,最终落了个受处分的下场,真可谓是罪有应得。说别人的闲话,散布流言,表面上看似乎无伤大雅,实则害人不浅。要赢得同事的好感,不闲言碎语、兴风作浪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心理失衡、嫉贤妒能
嫉妒是一种可怕的罪行,它会让你做出追悔莫及的蠢事。
嫉妒,作为人性的弱点,几乎谁都会有那么一点。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小小“肿瘤”,就要赶快诊治它,以免它发展下去形成恶性“癌变”。
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比如对方的一篇论文获奖,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自己却木呆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或就这篇论文、或就对方其他事情的“破绽”大大攻击一番。假如对方再如法炮制,以牙还牙,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嫉妒者缺乏的往往是自信力而多的是患得患失心理。他们自己不思长进,也不许旁人出人头地。由于自私作祟,他人的一切优势--才华美貌也好、功业名望也好、财富地位也好,都感到是对自己的一种直接威胁,因而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与低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失落感、恐惧感,化为一种敌意投射到优胜者身上。
下面这则案例就说明了这点:
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来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她手下的一个职员的销售业绩就像竹子拔节似地噌噌往上窜,眼看着就要追上自己了。而一旦如此,按照公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规定,她只好拱手让出已经把持了五年的经理位置,大笔奖金和福利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她妒火中烧,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位置,最后她竟然利令智昏,采取了极不光彩的行动。她打听到这位职员的最大客户的联系方式,偷偷地公关起来。她向对方的采购部经理许诺给她一定回扣,条件是让她取消或推迟这位员工的这一笔大单子。她哪里知道对方的采购经理就是老板娘,而企业是私营企业,回扣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而且对方对她这样的行为非常反感,通报给了那位业务员。他早就受够了顶头上司的气,这次简直忍无可忍,如实地向公司上层反映了情况。在确凿证据面前,销售经理提前下了台。
那么,该如何熄灭妒火呢?这就要承认事实、接受事实,对自己说:“他的卓越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欠,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昏头昏脑地嫉妒他人于事无补,明智、勤奋地扬长避短才能挥洒属于自己的光彩。”然后,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事实上,凡是能够找到自己生存乐趣和生存价值的人,是不会去嫉妒别人的。
工作和社交中的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因此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与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感受到生活的愉悦。
伯兰特·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人们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化解嫉妒心理呢?
首先是胸怀大度,宽厚待人。有了这一点,嫉妒心理其实根本不会产生。
其次是要有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当嫉妒心理萌发或者具有一定表现时,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自己后,再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第三,少一分虚荣就少一份嫉妒。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虚荣心与嫉妒心理两者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第四,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它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这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不良心理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
颠倒黑白、乱打报告
“多行不义必自毙”,那种“表面一盆火,背地一把刀”的人,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职场中总有一种人,他们在同事面前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样子。可在背后,特别是在上司和老板那儿,却颠倒黑白,乱打小报告,诋毁别人的形象,以此来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人通常先发制人,以快打慢,以动制静,并且还善于找“后台”来撑腰。这个“后台”就是支持他的某些领导。他懂得怎样得到领导的重视。他搜集小道消息或情报并传递给领导,让领导能更清楚地了解公司内的实际情况。
这类下属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有点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防范心理极强。有点小事爱添枝加叶,描绘得有声有色。若一段时间搜寻不到告密的“素材”,这种人就要兴风作浪,搬弄是非,炒新闻,向领导交差。
这种人不择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讨领导欢心,让领导把他们当作心腹加以重用。
工作中,有些领导偏爱这种人,把他当作自己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甚至作为公司的中流砥柱,大有舍此人又有何人能用的劲头。这些领导掌握的公司职员的情况大都来自这种人之口。并且他们还相信,这种获知下情的途径实为一条便捷之道。殊不知,天长日久,他们已和其他下属之间出现了一道鸿沟,“告密者”传递来的消息经过“改编”,已面目全非,因此,领导得到的情况就难免失真。
作为正直能干的领导,他是不会被这种人的雕虫小技所迷惑的。他能以领导者的真知灼见来全面评价这种人的。他知道这种人确实有点小聪明,会耍些花招,但在办事能力方面肯定不会突出,否则他就不会去做探子,博上司的欢心。并且领导还明白,公司上下所有的人对这种人除了讨厌唾弃外,再无其他的感情可言。
因此,爱告密的下属尽管在某些领导的眼里是个“大红人”,深得宠爱和欢心,在公司里面也耀武扬威,欺上瞒下,一副作威作福,迷惑君王的奸臣形象。但这样的下属在精明睿知的领导者面前,往往“绝招”失灵,任他机关算尽,仍不被重用,尽管他耍尽花招也难讨领导的欢心。
作为一名正直的员工,如果你想赢得同事的好感和老板的亲睐,小报告万万不能打。下面的故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小张是某单位的骨干。以前,领导十分看重他,单位里有什么重要工作都由他来做,可是自从单位调来个新同事,他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这个新调来的同事,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天天与领导套近乎,没事的时候,就往领导的办公室跑,东拉西扯地与领导说个没完没了,而且还时常帮领导做一些私事,他做这些,就是为了赢得领导的好感。领导对他也格外看重,而且对他十分信任,他说的话,领导都很重视。
可是令小张不解的是:这个新来的同事处处与他作对,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俩无冤无仇,干嘛与自己过不去呢?一天,小张的工作做完了,想找领导汇报一下,就去领导办公室,可是当他走到办公室门外时,就听到这个新来的同事在说自己的坏话:“小张的人还是不错,可是他的工作太粗心了,业务也不精。”小张心想:“原来他在打自己的小报告,这个家伙,真不是个东西,竟然是这种小人,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其实,这个新同事的业务根本就不行,可是没想到还背地打小报告,说别人闲话。他没有进去,听完了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气就不打一处来。
自从那次被打完小报告以后,领导对小张就不如以前那样器重了,单位很多工作都交给新同事做。渐渐地,单位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新同事的为人,都对他十分不满,可是又惹不起他。领导非常信任他,并处处维护他,所以他过得很是得意。
后来,小张的单位人事变动,又来了一位新领导,这个新领导很有魄力,上任以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科室重组时,按照单位的规定,如果哪个科室都不要的人,只能下岗。由于这个新同事平时爱打别人的小报告,说别人的闲话,一点人缘都没有,所以哪个科室都不要他,最后,他的命运只能是下岗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位打小报告的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打小报告表面上看似乎很有利益,领导也会一时器重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你暗中中伤的人总会知道事实真相,经常从你这儿收到小报告的上司,也会从中嗅出不良的气味。等到那时,你便会陷入四面楚歌、众叛亲离、人人讨厌、人人唾弃的境地,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30]
F&K FOREVER
[12]
DESIGN
[72]
INTERESTING
[59]
DIGITAL LIFE
[30]
KATHY BABY
[76]
ENGLISH
[66]
FITMENT
[15]